2025年,大通县人民检察院持续坚守司法为民初心,不断擦亮“枫暖北川”检察为民品牌,推动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提质增效。截止目前,共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10件12人,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33万元,让司法温度直达民生一线。
一、品牌领航强根基,精准救助显实效。作为荣获最高人民检察院“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表现优秀团队,大通县人民检察院控申办案团队以“铸忠诚检魂 守北川正义”党建品牌为精神内核,聚焦控告申诉检察法律监督职能,深化“枫暖北川”检察为民品牌建设,从品牌理念到实践落地,团队将“司法为民”的党建优势转化为救助工作的实际效能,让品牌成为精准救助的“指南针”。践行“细心、用心、恒心、爱心、倾心”五心工作法,把司法救助贯穿检察办案全过程。
![]()
二、数字赋能提效能,线索摸排无盲区。运用最高检法律监督模型平台司法救助模型,打通与民政、残联、妇联等部门的数据壁垒,将涉案人员信息与困难群体数据库碰撞比对,精准筛查潜在救助对象。今年以来,通过大数据模型成功筛查出5条关键线索,为相关当事人发放救助金12万元。在困难妇女冶某某的救助案中,大数据平台第一时间锁定“交通事故死亡+无赔偿能力”的核心信息,检察官通过实地核查后,不仅为当事人申请了2万元救助金,还联动民政部门为其办理低保,帮助救助对象联系医疗机构为其二次手术做好准备,以检察之力构建起全方位帮扶体系。
![]()
三、多元联动聚合力,长效帮扶全覆盖。“司法救助不能止于资金支持,更要解决长远困难。”大通县人民检察院坚持“经济救助+多元帮扶”的立体救助模式,与县民政局、妇联等9家单位会签《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实施意见》,形成跨部门协作合力。在办理一起未成年人被侵害信访案件时,检察官发现被害人存在严重心理创伤,第一时间与本院“花开北川”未检工作室联系,构建“司法救助+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全链条帮扶体系,帮孩子走出心理阴霾重返校园;针对李某某家庭未成年子女监护缺失的问题,协调民政部门落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政策,每月发放生活补助,解决了孩子成长后顾之忧。
![]()
四、长效关怀不间断,司法温暖永延续。大通县人民检察院秉持“一次救助、长期关怀”理念,将回访工作纳入司法救助全流程管理,建立“电话回访+实地走访+人民监督员监督”的三维跟踪机制,对2022年以来办理的14户20名救助对象开展常态化回访,动态调整帮扶方案。回访中,发现部分救助对象存在生活困难反弹风险,随即联系相关部门优化帮扶措施4项。邀请人民监督员全程参与回访,既保障了救助工作的透明度,也让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回应。
下一步,大通县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深化“枫暖北川”品牌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建引领、内外联动、数字赋能、多维救助、长效关怀”五举措工作机制,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救助力度,拓宽救助渠道,优化救助流程,让司法救助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困境家庭,用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季善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