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决胜“十四五”|格尔木:深耕绿色有机沃土 打造农畜产品输出新高地)
“十四五”以来,青海省格尔木市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柴达木盆地独特的生态资源禀赋,坚持以产业化思维谋篇布局、以品牌化路径提升效益、以科技化手段增强动能,推动农牧业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跃升”转变,绘就了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现代农牧业新画卷。
![]()
四大特色农牧产业带格局逐步形成。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格尔木市科学规划、精准施策,统筹布局四大特色农牧业产业带,推动形成点、线、面协同发展的新格局。目前,枸杞、果蔬、藜麦和牦牛藏羊四大产业带已基本成形,建成了万亩枸杞种植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和高原畜牧业养殖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枸杞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实现了从“种得好”到“卖得好”再到“品牌强”的跨越式发展。
![]()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与“十三五”末(2020年)相比,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作物面积保持稳定,产量增长0.72%;油料作物面积增长190.55%,产量增长196.1%;枸杞种植面积增长0.52%,产量增长47.8%。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牛出栏1.56万头,增长19.75%;羊出栏16.64万只,增长5.68%;猪出栏0.52万头,增长224.39%;家禽出栏3.23万羽,增长45.41%;肉类总产量达5808.8吨,增长20.94%。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成效显著。2018年12月,海西州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0年9月,“柴达木枸杞”作为首批100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一,成功入选欧盟地理标志保护名单;2021年7月,“青藏优品”农特产品购物平台正式上线,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在浙江多地开设实体店,并进驻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有效拓宽了格尔木市农畜产品销售渠道。
![]()
经营体系持续优化。目前,全市累计培育龙头企业1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州级14家),发展家庭农场159家,规范运营合作社86家,带动农户9500余户。通过支持经营主体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格尔木市枸杞加工能力显著提升。格尔木市“特色生物+扶贫产业园”基础设施(一期)项目顺利实施,成功引进企业5家,建成枸杞原浆、黑枸杞清汁、枸杞制干、脱糖枸杞及牛羊肉精深加工等多条生产线。
在资金投入方面,积极争取各类财政资金8440余万元,实施了枸杞原浆生产线、交易集散基地、特色生物产业园服务能力提升等一批关键项目。同时,积极融入全国枸杞产业集群建设,支持农垦集团、亿林、康普、芝润、睿元生物等5家企业建设仓储设施和精深加工生产线。目前,格尔木市有机枸杞产品出口量连续十三年位居全省首位。
![]()
蔬菜产业迈向集约化。全市已建成规模化果蔬种植基地4个,其中2个蔬菜种植基地获全省首批“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累计建设温室大棚5503余栋,形成以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为主的蔬菜产业发展格局。现代蔬菜农业产业园项目稳步推进,配套育苗苗床、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先进设施,有力推动本地蔬菜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
![]()
品牌引领作用持续增强。格尔木市紧紧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目标,立足全省副中心城市定位,深入挖掘农牧业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柴达木枸杞”“格尔木蒙古羊”“唐古拉牦牛”“唐古拉藏羊”等地标产品产业发展,积极推广“神奇柴达木”“尔木怡心”等区域公用品牌,提升“苏弥山”“亿林”等企业品牌影响力,全力打造独具格尔木特色的绿色有机品牌体系。目前,格尔木市共有绿色食品企业15家、产品87个,绿色生资企业1家、产品1个,有机认证企业13家、产品4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