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构建盐湖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访中国盐湖副总经理侯昭飞 )
在2025钾盐钾肥大会暨格尔木盐湖论坛上,来自钾盐钾肥行业的专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与未来方向。会议期间,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对中国盐湖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盐湖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侯昭飞进行了专访,深入了解该企业在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产业发展根基稳固 多领域成果显著 侯昭飞介绍,中国盐湖在察尔汗和一里坪两个盐湖的采矿面积达4060平方千米。在产业规模与技术方面,中国盐湖拥有成熟的全套氯化钾加工技术和世界领先的盐湖提锂规模化生产技术,现有530万吨/年钾肥、7.5万吨/年锂盐、百万吨/年盐湖化工产品产能。以察尔汗、一里坪盐湖资源开发为核心,中国盐湖已实现钾、钠、镁、锂、化工、旅游等板块集群效应,初步形成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互补的循环经济体系。 绿色低碳成必然选择 多路径推动转型 侯昭飞认为,目前盐湖资源开发以传统能源消耗为主,占比超70%。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国家“双碳”目标及盐湖生态敏感性,绿色低碳发展是必由之路。为此,可在察尔汗、一里坪盐湖采区空地,布局“风光发电+磷酸铁锂储能+全钒液流储能+分层控制微电网”新能源发展体系,满足采卤“绿电”需求,实现零碳排放;在钾、锂等生产加工单元建设零碳示范区,以提锂装置为试点,实现70%绿色能源覆盖;在锂、镁金属冶炼区,布局“风光发电/绿电直连+混合储能+自有电站调峰”协同运行模式,构建高可靠性、高经济性微电网系统,助力产品获得低碳足迹认证,抢抓国际绿色贸易机会。 明确发展思路与布局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在资源接续与可持续发展方面,侯昭飞表示,资源接续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中国盐湖计划多方位开展资源增储实践。持续推进采区资源优化配置“1号工程”,提升卤水资源供给稳定性;抓住找矿行动契机,在自有矿权内开展边、深部勘查找矿;实施“走出钾”战略,推进刚果(布)BMB钾盐矿权区勘查,开展与东南亚等地区的合作。 在构建“1+4”盐湖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引领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构建以钾、锂、镁、盐湖化工为核心产业,发展“锂电全生命周期、绿色氢能循环利用、高端镁基材料、新型储能”四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盐湖传统产业,突破技术瓶颈,提升资源收率,延伸产业链,打造高附加值产品群;与内部企业携手,打造锂电全生命周期产业;依托绿色资源,建设氢能全产业链闭环;聚焦镁基材料技术突破,建设盐湖镁基新材料产业链。 展望未来,侯昭飞充满信心。他说,当前,青海在国际盐湖标准制定方面存在空白,基础标准及生产环节相关标准不完善。中国盐湖正开展《国家战略性盐湖资源绿色开发利用全流程关键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及国际引领研究》项目,以智能化为引领,构建覆盖多领域的盐湖标准体系,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能耗成本,突破全球标准话语权,为世界盐湖可持续开发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