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协作筛病症 齐心救助护民生
近日,为更精准、高效地为困难家庭肝包虫病患者提供医疗帮扶,县政协主动作为,积极配合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筛查组、组织县内统战、宣传、医疗、民政等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场高标准、广覆盖的困难家庭肝包虫病患者救助筛查行动。
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接到通知后,县政协高度重视,迅速响应,成立专项工作专班。专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筛查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筛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积极调配人力、物力资源,为筛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多方协作,有序推进。在筛查工作开展过程中,县政协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与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筛查组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民政、卫生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安排专业医护人员协助专家团队进行筛查;乡镇及社区工作人员则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张贴公告、发放宣传单、微信群通知等多种方式,告知群众筛查的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成效显著,意义重大。此次肝包虫病筛查工作覆盖达日及甘德2县,累计为507名群众进行了筛查,筛查出肝包虫病患者135例。对于筛查出的患者,已及时安排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并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随访观察。
通过此次筛查工作,不仅及时发现了潜在的肝包虫病患者,为他们的早诊断、早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有效降低了疾病的危害,还提高了群众对肝包虫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为今后肝包虫病的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县政协将继续加强合作与交流,总结此次筛查工作的经验,不断完善肝包虫病防控体系,持续开展相关的筛查和防治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中华慈善总会一行赴达日县开展困难家庭包虫病患者救助前期筛查工作
7月10日,中华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徐镱轩一行赴果洛州达日县,开展困难家庭包虫病患者救助行动前期筛查工作,为当地及邻近县区的困难家庭疑似包虫病患者带来了专业的医疗支持与关怀。此次来州人员包括中华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徐镱轩,中华慈善总会新闻界志愿者慈善促进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郑皓峰,省慈善联合总会副秘书长李建鹏,省慈善联合总会副秘书长兼义工部部长白觉来珠,以及医疗专家团队(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彭心宇,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杨宏强,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李军,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张宏伟,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师、副教授王甲嘉,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王思睿),社会与法频道《热线12》栏目记者张煦、摄像张安乐,志愿者菲远等。
此次筛查工作得到了州、县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州民政局副局长昂永霞全程参与陪同,县上陪同人员包括县政协主席才旦、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田晓宏、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万德、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才华、县民政局局长尕日关等。为保障筛查顺利推进,达日县专门成立包虫病筛查工作专班,统筹协调综合协调、人员组织、医疗保障、志愿服务等工作,各小组分工明确、密切协作,为筛查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筛查工作于7月10日10:30至18:00在达日县人民医院、果洛州达日县尼姑教学基地开展,重点面向达日县、甘德县的疑似包虫病患者,尤其是低保户、特困人员等困难家庭。现场设置了登记组、引导组等岗位,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登记工具,引导群众有序排队,志愿者则提供咨询、翻译等服务,确保筛查高效有序进行。
经过细致筛查,此次行动共为507人进行了检查,确诊135人。此次前期筛查工作的顺利完成,为后续困难家庭包虫病患者的救助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当地群众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温暖。
此次筛查活动不仅体现了中华慈善总会等机构对果洛州困难家庭包虫病患者的关注,更凝聚了多方力量,为有效遏制包虫病的传播、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迈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