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切实增强暑期未成年人防性侵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保护格局,织密暑期安全防护网,7月10日,平安区检察院联合区妇联为平安区第一小学的家长和孩子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送上了一份特殊的“暑假礼物”。
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杨德燕作为平安区第一小学的法治副校长,以“守护成长小卫士——预防性侵法治小课堂”为主题,从五个部分深入浅出地讲解性侵害的表现形式和预防措施、性侵害的“伪装术”、如何避免遭受性侵害及强制报告制度的落实等内容,用童趣的语言和问答互动,将晦涩的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记得住的“安全密码”。
讲座中,检察官通过真实案例,阐明了性侵害行为不仅包括身体接触,也涵盖了非身体接触的不当行为,纠正了大家常见的误区,如“陌生人会伤害我,熟人是安全的”“老年人很和善,不会伤害我”“男孩比较安全,受伤害比女孩小”等,让大家明白性侵害可能发生在任何地点、任何人群;强调了网络交友安全,提醒大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轻易相信陌生网友,拒绝不合理要求,不屈服于威胁,不为眼前小利所迷惑,倘若遭遇不幸,务必保留证据,及时告知信任的成年人或报警。检察官呼吁家长和老师,密切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关注孩子们的一言一行,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鼓励和正面引导,提升孩子对危险的警觉性和辨别力,引导教育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提醒老师严格遵守强制报告制度要求,主动担负起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一旦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守好未成年人的“保护墙”,形成家校共育,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网”。
此次法治讲座,如同一场及时雨,为孩子们安全愉快地度过假期奠定了良好的法治基础。接下来,平安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深化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完善多部门协作机制,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综合保护体系,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以“检察蓝”的守护,为“红领巾”撑起一片法治晴空。(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