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达日县紧紧围绕更高水平平安达日建设工作主线,在省州县委的精心指导和有力支持下,始终将达日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深化平安达日建设的战略性工程来抓,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7月1日,县综治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集指挥调度、矛盾化解、网格管理、法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社会治理实战平台全面激活。
思想“再升温”,吹响规范建设“集结号”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将综治中心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多次深入一线指挥调度,组织召开专题碰头会、推进会4次,研究解决规划、资金、编制等关键问题。州委政法委调研组多次莅临指导,特别是省委政法委副书记雷文昇,州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鲁旦主多次带队实地督导,给予充分肯定,提出宝贵意见,为工作顺利推进注入强大动力。二是明晰功能定位。深刻领会落实省州委政法委指示要求,将综治中心定位为县域社会治理的“指挥部”、社会平安的“预警器”、社会稳定的“减压阀”,明确其核心职能在于“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着力打造集指挥调度、矛盾化解、网格管理、法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社会治理平台,确保每一项群众诉求“有人办、依法办、办得好”。三是科学规划建设。坚持“整合资源、明晰权责、强化协同、便民高效”原则,在原五大中心基础上,充分借鉴西宁市城北区、民和县等先进地区经验,精心制作平面设计图,布局3个功能区,谋划17个功能室,特别是在服务大厅中添设法律文书代写窗口,结合我县矛盾纠纷特点,设置草山纠纷、婚姻纠纷调解室。四是落实资金保障。把资金保障作为首要任务,县政府常务会第一时间专题研究,统筹落实项目建设资金196.6万元,为硬件改造和设施配备提供了坚实保障。
力量“聚中心”,实现人员入驻“满格配”
一是做到应驻尽驻。坚持“常驻+轮驻+随叫随驻”,与县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关于县级综治中心入驻人员管理的通知》,确定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妇联等11家单位为常驻部门,市场监管、农牧等7家单位为轮驻部门。目前,各单位选派的19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可独立办理事项的优秀后备干部已进驻中心集中办公,确保“指挥中枢”强而有力。二是构建联动体系。明确“中心统揽、部门联动、基层夯实”工作原则,由县委政法委牵头抓总,各入驻单位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破除部门壁垒。同步确定轮驻部门联络专员,确保群众诉求“一窗受理”、复杂事项“联合攻坚”,初步实现从“物理集中”向“化学融合”的实质性转变。三是顺畅运行机制。建立并完善首问负责、会商研判、分流指派、跟踪督办、考核评价等20余项核心工作机制,形成工作闭环。
能力“大淬炼”,锻造实战精兵“硬本领”
一是注重精准施训。针对新入驻人员及优秀调解员队伍,精心组织开展岗前综合能力提升培训,邀请县法院院长、县检察院检察长进行专题授课,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帮助入驻干部适应工作要求、做好服务工作。二是坚持双轮驱动。坚持干中学、学中干,把理论学习融入日常工作之中,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组织入驻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新时代“枫桥经验”达日实践等理论筑基内容,以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技巧、重点人员服务管理规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群众沟通艺术等核心业务技能,全面提升干部履职能力。三是注重团队协作。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分组研讨等方式,注重培养入驻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有效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协同作战能力,为综治中心高效运行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下一步,我县将始终坚持“小事不出乡、大事不出县”目标,积极发挥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作用,积极探索工作思路,有力推动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受理、分流处置、闭环管理,“只跑一地”解决烦心事的体验感将真正得到实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