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边上的“火焰蓝”守护者

对于消防员来说,节假日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更繁重的任务。“五一”期间,当游客们沉浸在“天空之镜”的梦幻美景中时,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消防救援大队全体指战员24小时待命,随时应对突发警情。
茶卡盐湖作为青海旅游的“金名片”,每逢节假日游客量激增,消防安全压力倍增。乌兰县消防救援大队采取“驻点执勤+动态巡逻”模式,对景区重点区域进行全天候巡查。一位来自四川的游客感慨道:“看到消防员们在景区巡逻,心里特别踏实。”
“电动摆渡车充电桩是否规范?”“餐饮区燃气使用是否安全?”消防员们顶着高原烈日,徒步穿梭在景区各个角落,细致排查每一处隐患。同时,他们还在游客集散区设立消防宣传点,通过发放安全手册、现场演示灭火器使用等方式,提升游客消防安全意识。
同时,穿境而过318国道车流量大,加之高原气候复杂,交通事故和车辆自燃风险较高。消防员们不仅要守护景区,还要随时应对国道上突发的险情。
“孩子总问我,爸爸为什么不能陪我过节?”消防员谢宇笑着说,“我告诉他,爸爸在保护更多人的假期平安。”像谢宇这样的消防员还有很多,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默默坚守在岗位上。正如他们常说的:“一家不圆万家圆,万家圆时亦心安。”
大柴旦风光储项目上的国能坚守者

风光储项目设备日常巡检维护。国能集团海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供图
当戈壁滩上的天空铺上一层朦胧夜纱,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现场,国能集团海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沈林成正带领团队调试110千伏升压站,一遍遍修改投运方案,为5月底48台风机的全容量并网全速冲刺。
连续驻扎在风沙肆虐、氧气稀薄的项目现场2个多月,沈林成的太阳穴突突直跳,嘴唇裂开了一道道血口子。“再坚持一下,咱们的首个风电项目马上就要并网了。”他沙哑的声音在寒风中更显坚定。
120天完成光伏场区基础施工,240天完成70万千瓦光伏全容量并网发电……在这片戈壁上,国能人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大柴旦速度”,一系列数字背后是他们日夜不息的坚守与付出,也许是错过了孩子的生日,抑或是缺席了与家人的团聚,却让千家万户的灯火更加明亮。
工程建设部专责丁莘阳的小女儿刚上小学,每次视频时总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他只能勉强笑着回答:“等这里的灯都亮起来。”说着便红了眼眶……
工程建设部主任老田是个“老能源”,在新能源建设这条路上已经走了15年,参与过十几个大型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大柴旦项目开工时,他主动请缨,“高原项目经验我最丰富,我去最合适。”
从项目建设初期的工地板房到升压站综合楼建成投运,他的床头一直贴着项目进度表,每天工作到深夜,那张表被涂涂画画,红蓝字体覆盖了原本的模样。“五一”假期来临之际,妻子和儿女很默契地问他是不是又回不来了,他只是笑笑说道:“选择了能源建设这一行,就是选择了坚守。”
当大柴旦的灯光点亮戈壁夜空,这些光明守望者的身影在光影中显得格外高大。他们用坚守诠释责任,用奉献定义价值,在戈壁书写着新时代能源建设的壮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