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严久芳)在祁连县的广袤乡村,农(牧)家书屋正悄然成为村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近年来,祁连县高度重视农(牧)家书屋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完善设施,丰富藏书,让农(牧)家书屋真正“活”起来,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阵地。目前祁连县已建成45家农(牧)家书屋,其中,藏农牧业技术、文学艺术、科普知识等各类书籍73500余册,报刊近千册,各类光盘100余张。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走进祁连县扎麻什乡河北村的农家书屋,窗明几净,整齐摆放着1000多册图书,涵盖了农业技术、文学艺术、科普知识、儿童读物等多个类别。书屋虽只有20平方米,却藏着“大智慧”。驻村工作队员介绍说:“这个书屋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学习知识的场所,也成为孩子们寒暑假的好去处。我们还安装了自习桌,我空闲时会辅导孩子们写作业。”每到假期,村里的孩子们便会聚集在这里,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享受阅读的乐趣。
村民拜占元是农家书屋的常客,他经常来这里借阅农业技术书籍。“我搞牛羊养殖,书屋里的《养殖技术》这本书可是帮了大忙,让我学到了很多科学养殖方法,牛羊的产量和质量都提高了,收入也增加不少。”拜占元笑着说。农(牧)家书屋不仅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还成为村民交流的平台,大家在这里分享养殖经验、生活感悟,拉近彼此距离。
为提高农(牧)家书屋利用率,祁连县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阿柔乡的“群众书屋”依托平台阵地优势,向“青年之家”延伸,组织开展“乡村阅读季”“阅读红色经典 传承红色基因”“大手拉小手·情暖寒冬”等活动,在全乡掀起读书热潮。扎麻什乡河北村农家书屋实行专人管理,常态化开展读书活动,荣获“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最美农家书屋”荣誉称号。
此外,针对祁连县部分地区山大沟深、牧民居住分散的问题,设立马背上的“流动图书馆”,为牧区读者提供便捷借阅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农牧民群众读书看报,得到广泛点赞和认可。馆长沈延龙被评为“十大读书人物”。
从农(牧)家书屋的笔墨香到马背上的“流动图书馆”的送书路,祁连县将继续加强农(牧)家书屋建设,丰富藏书种类,创新活动形式,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开展,让乡村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幸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