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互助县人民检察院开展“地理标志检察护航 特色产业振兴乡村”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为深化地理标志保护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互助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农业农村局等知识产权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于4月22日至24日在海洲国际广场开展“地理标志检察护航,特色产业振兴乡村”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多维互动、精准服务、长效协作三大举措,为互助县地标产品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群众参与“零距离”,沉浸式普法接地气。检察官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向在场群众宣传“互助青稞酒”、“互助八眉猪”、“互助马铃薯”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讲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直观揭露“套牌侵权”“虚假贴标”等违法行为危害,提高群众对家乡特色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群众纷纷表示:“原来包装上的地理标志专用标识这么重要!”设计“老百姓身边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有哪些”、“检察院可以为保护知识产权做什么”等趣味问答与群众互动,发放定制普法手册、文创环保袋300余份。引导群众关注“彩虹检察”公众号,向其演示“AI检察官”24小时咨询服务功能和公益诉讼线索举报平台的操作方法,通过“智能普法+全民监督”双轨机制,让群众深度参与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利用“彩虹检察”微信公众号发布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拓宽法治宣传受众群体。本次宣传周累计发放资料1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50余人次,活动有效提升社会公众对互助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尊重地标、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
立足检察职能,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近年来,互助县人民检察院聚焦青稞酒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司法保护,推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综合履职。
强化检企对接。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走访“互助青稞酒”地理标志授权企业等方式,与青海绣中秀商贸有限公司、威远青稞酒业公司等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协助企业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通过开展检企共建主题党日活动、送法进企业等方式强化法治宣传,走访企业40余家,开展法治宣讲10余次,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积极开展服务民营经济专题法治宣传。
深化行刑衔接。联合法院、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召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交流会商会,建立侵权案件线索双向移送机制,一体推动知识产权案件刑事、民事办理,为厚植企业知识产权创新沃土打下坚实基础,以法治监督优化营商环境。
严惩侵权行为。依托专业化办案团队,深入开展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刑事案件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和诉讼活动监督。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督促行政机关对地理标志产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查处违法行为并建立长效机制。
协同共治“长效化”,绘就地标保护新图景。为强化协同保护我县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互助县人民检察院将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知识产权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召开知识产权联席会议暨《互助县地理标志协同保护框架协议》签订仪式,此项协议明确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6项协作内容,以“跨域联动、行刑衔接、技术赋能、多元共治”的工作方针,构建“司法保护+行业自律+技术支撑”保护闭环。
下一步,互助县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深化知识产权综合履职,学习先进地区成功经验,探索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推动地理标志协同保护机制落地,以法治之力护航“土特产”变身“金招牌”,为乡村振兴贡献检察智慧!(颜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