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增强文物违法问题监测预警能力,有效提升文物执法效能,省文化和旅游厅于近期开展文物保护单位卫星遥感执法监测工作。
针对文物保护传统监管手段效率低、不及时、覆盖面不全等问题短板,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与省自然资源部门沟通协调,联合开展文物保护单位卫星遥感执法监测,强化技术支撑,前移文物执法监督关口,深化“天上看、地面查”的文物安全管理新模式。此轮遥感监测采用2019年以来的优于1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文保单位变化监测,并与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移动技术相集成,通过监测变化、人工对比、空间分析等,对我省500余家全国重点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地物变化进行全覆盖监测,查清变化区域类型、性质等情况,并对文物违法问题进行督办查处。通过科技赋能,不仅提升了文物保护的科技含量,又促进了文物保护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文物保护单位卫星遥感执法监测是运用卫星遥感等空间信息技术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及时、动态、主动监测的有效手段。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联合省自然资源部门,每季度以抽查形式实施卫星遥感监测,构建卫星遥感执法监测长效机制,动态掌握保护情况;完善全省文物卫星遥感执法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工作规程,建立各时期文物监测档案,提高文物行政执法效能;不断提升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对违法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推动文物监管视角前移,依法依规处置,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好文物。
此前,省文旅部门对我省域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两线”矢量数据进行了测绘落图,为卫星遥感核查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