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是人类对耐力与信念的终极考验;金融业,则是穿越经济周期、服务实体经济的“长跑者”。当招商银行西宁分行以冠名者的身份与西宁半程马拉松赛事深度绑定,这不仅是一次品牌营销的跨界合作,更是一场精神内核的共鸣——“坚持长期主义,不投一时之机”的客户服务价值主张,在奔跑的赛道与金融服务的历程中,找到了跨越时空的交汇点。
文化基因:从“蛇口精神”到“马拉松式创新”
1987年,招商银行诞生于深圳蛇口,这座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赋予其敢为人先的基因。从中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银行,到率先推出“一卡通”“掌上生活”等颠覆性产品,招行的成长史恰如一场马拉松:成功没有捷径,唯有在创新与服务中持续积累势能。
马拉松跑者深知,真正的对手不是他人,而是自己。这与招行“因您而变”的服务理念不谋而合——从传统网点到数字化转型,从“渔民信贷”到1亿用户的APP,招行始终以客户需求为“配速器”,在金融科技的赛道上不断突破舒适区。
长期主义:用耐力穿越经济周期的“金融长跑”
马拉松的终极考验,是后半程的“撞墙期”:体力濒临极限,信念却需更加坚定。金融业的经营同样如此。面对经济波动与市场不确定性,招行选择以“稳健经营、风险可控”为准则,如同马拉松跑者科学分配体能,不盲目追求短期规模,而是聚焦资产质量与客户价值的长期提升。
这种“耐力”体现在招行的战略定力上:从零售银行“一体两翼”的深耕,到财富管理领域的持续布局,招商银行始终以十年为刻度,构建穿越周期的能力。正如马拉松冠军基普乔格所言:“人类没有极限”,招行亦在证明,金融服务的价值创造同样没有天花板。
服务温度:每一步都“与您同行”
马拉松赛道上,补给站、志愿者、沿途加油声,是跑者坚持下去的动力;在金融服务的场景中,招行则以“有温度的银行”为承诺,构建陪伴式服务体系。无论是为小微企业提供“滴灌式”信贷支持,还是通过“财富开放平台”为客户定制全生命周期规划,招行始终在传递一种信念:金融的价值,不仅在于数字的增长,更在于与客户共同成长的历程。
这种“陪伴感”在马拉松赛事中具象化为招行的服务细节:为助力“西马”IP 的广泛传播而推出的“招商银行-西宁半程马拉松”联名借记卡、为跑者定制的“完赛礼包”、通过手机银行App获取报名直通名额……招行将金融服务的专业性与马拉松的人文关怀深度融合,让品牌形象在汗水和掌声中悄然深入人心。
社会价值:奔跑的力量,让善意抵达更远
马拉松不仅是个体的突破,更是城市精神与公益能量的汇聚。招商银行西宁分行在冠名赛事的同时,亦将“商业向善”的理念融入其中:通过赛事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全民健身,回应“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通过赛事吸引本地居民、外地跑者及企业参与,激发地方文化活力;通过助力“西马”IP的打造和广泛传播,塑造城市品牌、展现城市魅力。这种“金融+体育+文旅”的模式,让招行的企业社会责任从理念变为可感知的行动。
正如马拉松跑者在突破极限中重新定义自我,招行也在探索金融服务的新边界——从绿色金融助力“双碳”目标,到普惠金融润泽小微实体,每一步都朝着“让财富管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愿景迈进。
在永不停歇的赛道上,与时代共奋进
从蛇口出发的招商银行,用38年完成了一场中国金融改革的“马拉松”;而今天的招行,仍在以奔跑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冠名马拉松赛事,不仅是对品牌活力的诠释,更是对企业文化的宣言:在长期主义的道路上,招行愿做每一位客户的“配速员”,以专业为杖、以创新为履,在服务实体经济、创造社会价值的赛道上,永不止步。
当发令枪响起,招行与无数跑者共同迈出的每一步,都在书写一个关于坚持、突破与成长的故事——这或许正是金融与马拉松最深刻的共鸣。
2025招商银行西宁半程马拉松报名通道已于4月7日正式开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