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当洛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整合各村力量、多方联动,从“微”处着手,以“小”见“大”,巧用“加减乘除”,积极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让文明新风吹进寻常百姓家。
条条横幅拉村头,“加”强宣传树新风。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借助乡村两级微信群、视频号红旗广播站等平台,大力开展文明新风尚宣传工作。在春分、清明节等关键节点,及时发布《关于春分、清明节持续做好文明祭祀的倡议书》《文明祭祀倡议书》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不断提升群众知晓率、参与度和践行移风易俗的主动性、自觉性。
先进典型带引领,“减”量去奢转观念。积极组织各村开展“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孝老爱亲、厚养薄葬、敦风厉俗等方面的典型事例和正能量故事,引导群众围绕“大操大办浪费多”等方面开展大讨论,让群众明晰经济得失,自主商议婚丧喜庆事宜的合理操办方式,逐步培育群众喜事从简、丧事简办的思想共识与行为自觉。
户户敲门唠规章,“乘”势引导新风尚。各村组织走进活动广场、牧民家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面对面“拉家常”的方式,引导居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反对封建迷信,遵守村规民约,自觉抵制高价彩礼、人情攀比、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摒弃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车窗抛物等不文明行为,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树立科学文明生活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圈圈围坐话文明,“除”去陋习润民心。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等制度,做到群众红白喜事提前报备。充分发挥村两委触角广、人员熟、情况明的优势,真正做到“红白喜事”排查到户、“违规操办”劝阻到位、“良好家风”宣传到位,促进乡村治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教育引导群众主动摒弃陈规陋习,倡导健康、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当洛乡将通过多样宣传、志愿服务、政策帮扶等方式,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因地制宜聚焦乡风文明建设,下足“绣花功夫”,提升社会文明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