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学生的心理健康愈发受到关注。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部署,自2024年起,青海省茫崖市教育局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重点发展领域,构建全方位教育体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筑起坚实防线。
走进茫崖市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师薛玉英正以“我心向阳 健康成长”为主题给高一(一)班学生开展互动教学。课堂上,老师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激发学生兴趣,帮助他们了解、解决具体的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设计注重系统性,每周一课时既保障知识连贯性,又避免加重学业负担。课程内容涵盖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核心模块,同时结合当地学生视野局限的特点进行本土化调整,让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感染力。”薛玉英告诉记者。
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其意义远不止于按部就班地开展授课,对课程效果的评估才是决定种子能否茁壮成长的关键环节。
据了解,自2024年9月实施心理健康课程以来,茫崖市第一中学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反馈、心理量表测评(如SCL-90症状自评量表)等多维度追踪教学效果。从评估结果看,心理健康课程成效较显著。学生自我认知清晰,能准确认识自身优缺点,能应对负面情绪,个别同学人际关系也得到改善。针对个别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学校建立家校沟通机制,通过电话、家长会和微信等形式及时与家长沟通,制定辅导方案。
茫崖市第一中学校长张振龙表示,“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关注,诸多案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我们学校也存在类似情况,有的学生因考试失利就一蹶不振,还有的学生因无法适应住校生活而变得孤僻内向。这些现象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及时察觉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或问题,以便尽早介入并提供专业的指导,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心理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深耕细作。”茫崖市教育局督导室负责人燕静娜强调,未来将积极与专业心理机构合作,引入优质资源,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确保能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指导;另一方面,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除基础理论知识,还融入大量实际案例和互动环节,增强课程趣味性与实用性,畅通学生倾诉渠道。

从课程教学到心理关怀,从评估到干预,茫崖市正以创新实践诠释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层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