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平安区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守护民生”专项行动部署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围绕公益诉讼“4+11+N”公益诉讼办案领域,聚焦民生突出问题、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强化“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价值追求,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事关人民生活、社会稳定的大事,也是提升地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树立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基础。针对辖区牲畜养殖、植物种植合作社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问题,立案办理农产品质量公益诉讼案件9件,督促整治非法屠宰家禽经营户1户,督促清理回收农药废弃物包装28万件、兽药废弃物包装0.2余吨,并开展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以实际行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食品安全领域
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涉及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针对辖区部分商铺超范围经营、无健康证、违规使用“生鲜灯”等食品安全隐患问题,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6件,督促开展食品摊贩无证照专项整治活动,责令经营者办理相关证照,并督促更换不合格灯具,提升经营者规范经营意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
聚焦建设美丽中国更好服务绿色转型,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深耕细作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司法保护。针对违法倾倒(堆放)固体废物、丢弃牲畜尸体、违规取水、残膜污染、违法放牧破坏林草植被、污染水源等环境问题,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2件,凝聚合力保护林地、草地及饮水安全,规范处置废弃农用薄膜,助力构建更加和谐、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整体向着更加绿色、健康发展。
文物保护领域
文物保护单位是珍贵的人文遗迹,属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多方面价值。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非凡。针对文物保护单位面临人为及自然破坏威胁的情形及周边环境污染问题,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案件5件,督促采取积极有效保护措施,加强文物监管和宣传力度,确保文物安全,助力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承。
个人信息保护领域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公民敏感个人信息包含身份信息、家庭住址、金融账户等诸多隐私内容,未做去标识化处理的公民个人信息易被非法使用。针对辖区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隐患,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件,督促采取相应的加密、去标识化等安全处理措施,全面清理涉及的公民个人敏感信息,消除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隐患,切实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安全生产领域
全面贯彻落实最高检“八号检察建议”,加大对安全生产领域的司法保护力度,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针对公共场所电梯超期未检验、监控设施不完善等电梯安全隐患和居民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乱象问题,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6件,督促强化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督指导,落实电梯管理、消防安全相关制度及时发现和制止飞线充电、违规停放等危险行为,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
盲道是专供视障人群行走的行道线,是他们安全出行必不可少的“眼睛”。盲道等无障碍设施缺失、被占用,给视障人群带来出行不便的同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以“守护民生”专项行动为抓手,聚焦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针对辖区部分路段自道被人行道阻车柱及机动车辆占用安全隐患问题,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件,督促拆除占用盲道的阻车柱,申请机动车占用自道的街道改造项目,切实维护残障人士合法权益,保障出行安全。
2025年,平安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秉持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结合全省检察机关开展的“食药安全益路行”等专项活动,在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持续发力,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严的工作标准,不断提升公益诉讼办案质效,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杨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