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面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努力打造具有高原特色养老服务青海样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近年来,全省民政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做好养老服务作为积极应对老龄化、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着力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推动全省养老服务事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9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5.5%。共建成各类养老机构和服务设施1868个,床位数23470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8%。养老领域各方面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顶层设计、基础建设、改革创新和服务效果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
构建了“系统化”的政策支持体系。坚持把加强顶层设计、深化制度创新作为重中之重,以制度创建引领全省养老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实际,坚持政策引领,建立全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并发布实施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重点举措和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编制实施《青海省“十四五”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发展规划》,优化了顶层设计,夯实养老事业发展基础。省民政厅会同相关职能部门重点围绕养老服务保障、促进、监管、发展等方面制定16项实施性措施,初步形成了以省委、省政府规范性文件为基础、部门专项政策和标准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框架,推动养老服务发展有规可依、有据可循,为新时代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了规划指引和政策保障。
老人在爱老幸福食堂就餐
形成了“多元化”的服务供给格局。强化政府对养老服务的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监督管理职责,做实兜底性、基础性养老服务,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在保障好8.8万低保、特困老年人的政府救助供养制度基础上,完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累计争取省级财政58986万元用于支持各地为12万名经济困难老年人和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提供助洁、助浴等基本居家养老服务。在城市、农村、牧区三个层面探索普惠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方式,西宁市、海北州、海东市先后被评为全国居家和社区项目提升行动试点优秀地区,通过典型示范引领,逐步实现了城乡统筹的居家养老服务县级行政区域全覆盖。稳步推进困难家庭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累计完成8172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扎实开展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领取老年人补贴、享受基本养老服务的依据。建立健全覆盖城乡老年人的意外伤害保险补贴制度,全省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参保人数突破50.3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参保率达到54%,有效化解了老年人意外伤害风险。每年为38万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5亿元,是目前全国覆盖范围最广、发放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互联网+养老”“物业+养老”“旅居养老”等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并朝多元化、协同化方向发展。
建立起“一体化”的服务保障网络。着力推进城乡区域养老服务统筹发展,充分发挥居家养老的基础作用、社区养老的依托作用和机构养老的专业支撑作用,积极构建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实施养老机构提质扩面行动,累计投入资金15.8亿元对717个养老基础设施实施新建、改扩建和能力提升行动,实现县级行政区域养老设施全覆盖,乡镇(街道)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43%,养老机构硬件条件明显改善,设施设备升级更新,养老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省所有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签约合作关系,6家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全国医养结合机构远程医疗服务试点项目,医养康养相结合更加紧密。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农村养老服务站点或互助点有序发展,城市“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和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圈”稳步构建,为全省老年人提供了更多可感、可知、可及的养老服务。实施助餐行动,建立“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老年人多元助餐机制,217个城市社区养老助餐点和538个村开展助餐服务,惠及近10万名老年人,老年人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老人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就餐
培育了“专业化”的服务人才队伍。积极实施养老服务队伍增量提质行动,持续开展分层分类的养老从业人员和服务人才培训,加强养老服务专业教育与实践应用,探索掌握本地区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机制,年均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各级各类养老从业人员2000余名,全省养老院院长培训率和养老护理员岗前消防安全培训率达到100%。探索实施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行动,加强养老护理员岗前职业技能培训及岗位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连续5年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选派2名优秀护理员参加2024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得优秀奖。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开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开展常态化、专业化的为老社会工作服务。支持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项目,实现社区每千名老年人、养老机构每百张床位配1名社会工作者。
养老护理员进行实操技能竞赛
建立了“精细化”的质量监管机制。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机制,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有力保障了养老服务设施服务质量。“以奖代补”对全省养老机构和设施开展星级评定,实现对全省养老服务设施星级评定全覆盖,根据不同星级,对83个养老机构和363个养老服务设施分别给予9万元—50万元和6万元—9万元的星级奖补,提升养老机构设施规范化水平。大力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成立了我省养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充分发挥标准化技术支撑作用,不断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机构建设。落实消防、住房、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治等要求,扎实推进养老服务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养老服务设施安全隐患,落实养老服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开展养老服务质量绩效评价,实现养老服务机构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防控能力,保障老年人生命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