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
近日,记者从青海省海西州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最新一轮青海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效显著。本次调查由青海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等机构院所,共同组建涵盖动植物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采用多种先进技术与传统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
经调查,在植物方面,共鉴定出19种草本植物和43种灌木植物,进一步确定了保护区梭梭种类、分布和范围等情况,对于研究干旱地区植物群落演替具有重要价值。在动物方面,布设的红外相机拍摄到众多珍稀野生动物影像200余张,包括藏原羚、鹅喉羚、猞猁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活动画面。此外,通过对环境因子的分析,为后续保护区的科学管理和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我国干旱地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