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在距2024年落幕还有一月之际,互助县就交出一份令人欣喜的文旅成绩单——-11个月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55亿元。这一数字不仅比互助县2023年全年文旅收入增加了近3亿元,也远远走在了全省许多区县的前面。
在青海的众多区县中,我对互助县可谓情有独钟。这既缘于我连续两年被互助县聘为推荐官,又缘于互助开放包容的胸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在一次次的探访中,逐渐加深了对她的理解与热爱。仅今年,我先后6次受邀前往互助县,参与调研、赋能等各类活动,这足以说明互助县对文化旅游事业的重视和我与互助县情节深厚。
互助县,作为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近年来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积极融入“一芯一环多带”的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布局,凭借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全力打造“五张名片”和建设“五个示范区”,并通过政策引领、创新驱动和多元融合,不仅成功塑造了“彩虹故乡”这一区域品牌,更成为了青海文旅版图上的“排头兵”。
我之所以称互助县为青海文旅产业的“排头兵”,不仅其为青海文旅产业贡献了可观的收入和创新经验,更在于其享有的较高知名度、美誉度、认可度以及较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互助县先后荣获全国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等多项荣誉,并成为青海唯一入选“全国县域文旅融合100强榜单”的区县,这些都充分说明互助县在文旅产业上已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在我看来,互助县文旅产业的兴盛并非偶然,而是长期积累和努力的结果。这首先得益于县领导班子的思想解放,面对新时代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勇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变革。这种与时俱进的思想变革,主要体现在对文旅产业价值的重新认识上,即看到了文旅产业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深远影响,并致力推动文旅业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多元化、体验式旅游转变,从依赖自然资源向挖掘文化内涵与创意开发并重转变。这些思想与方式的转变,为互助县文旅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并促使其不断探索新路径、新方法。在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互助县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是力聚顶层设计精准发力。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之初,互助县便制定了详细且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政府层面成立了专门的文旅发展领导小组,明确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文旅融合为核心,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了文旅项目的有序开发和高效推进。
二是力推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为了改善旅游环境,互助县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巨大。交通方面,不仅升级了主要道路,还增设了旅游专线,提高了景区的可达性。住宿与餐饮方面,鼓励并支持当地民宿、农家乐的发展,同时引入高端酒店,满足不同游客的住宿需求。景区内部,增设了停车场、卫生间、观景台等设施,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三是力求文旅活动丰富多彩。互助县充分利用自身的民族文化资源,策划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文旅活动。如花儿会、“青超联赛”、轮子秋表演、青稞酒文化节等,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土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体验。同时,结合现代元素,举办音乐节、摄影展等,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
四是力促多元融合创新发展。在文旅发展中,互助县积极探索“旅游+”模式,将农业、体育、教育等产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如打造农业观光园、体育休闲基地、研学旅行基地等,丰富了旅游产品,延长了产业链条。建成运营青绣产业基地,打造了全省第一家集青海各民族手工艺品供、产、研、学、游、购于一体的集散中心。这种多元融合不仅促进了产业间的协同发展,也提升了旅游的综合效益。
五是力争宣传营销精准有效。在宣传营销上,互助县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工具,发布旅游资讯,推广特色景点,与游客进行互动;线下,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交易会,举办旅游推介会,邀请旅游达人实地考察,从而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通过精准定位目标市场,推出定制化旅游线路和产品,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然而,从品牌建设的角度,互助县在区域品牌建设上还有较大上升空间。 这就需要互助县未来应跳出文旅看文旅,从塑造整体形象、提升综合实力的维度,通过实施品牌先行、文旅融合战略,优化运营、策划、传播、营销等战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借此机会,本人针对青海的县域文旅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建议如下:
一要强化品牌理念。将品牌理念贯穿于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制定品牌兴县战略、完善品牌建设体系、有效整合资源和注重品牌塑造、传播、管理、维护等,从而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
二要促进融合创新。在深挖本地文化内涵的同时,加强文旅业与农业、体育、林业、手工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手工艺品等特色产业,推动文旅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在体制体系上,文化旅游部门应与宣传等部门密切协作,以形成强大的合力。
三要提升服务质量。要以人为本,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旅游服务。同时,加强文化和旅游业的队伍建设,培养顺应时代、符合发展要求的文旅人才。
四要推动数智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县域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文旅产业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营效率。
五要深化交流合作。加强与省内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在文化挖掘、战略规划、人才培养、策划传播、管理运营等方面借力、借智,共同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尤其是,要防止形式主义成风,避免利用陈旧的思维发展文旅业、用传统的方式推荐文旅品牌。切记,只有采用品效协同的理念,追求品效合一的目标,才能使文旅产业开花结果。
(作者:龙腾飞,为资深媒体人、品牌人,现任青海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青海省品牌建设促进会会长、网易新闻青海运营中心CEO、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商标品牌智库专家、青海智鼎商标品牌指导站站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