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民政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总体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安排部署,系统谋划推进,完善制度机制,丰富方法路径,抓好抓实“四项举措”,有效预防和化解了民政领域各类信访问题,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信访责任压紧压实。省民政厅党组始终把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信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不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难点问题。严格落实厅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工作制度,厅领导通过每季度定期接访、不定期约访、基层调研走访、重点事项下访等多种措施,广泛听取基层和群众诉求,聚力解决疑难杂症,示范带动全省民政系统重信访、抓信访,巩固了民政领域和谐稳定的信访工作成果。厅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履行信访工作责任,批办和过问重要信访事项,分管负责同志牵头办理重点信访事项,信访办强化法治思维,加强风险研判排查,及时调度、通报工作落实情况,健全完善考核办法,推动问题化解,全厅上下形成了党组领导、信访部门主抓、责任部门协调推进的齐抓共管良好局面。紧盯“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主题主线,年初制定信访工作要点,召开专题部署会议,研究制发《青海省民政厅推进民政信访工作法治化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制度体系,以规范程序推动问题化解。同时,督导各级民政部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决扛起忠诚履行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青海省民政厅推进民政信访工作法治化的若干措施》,确保民政领域信访工作实现法治化、规范化。
二是聚焦热点焦点,源头治理有效推进。针对信访事项中社会救助类比较集中的实际,持续加强政策创新创制,进一步提高核对效率,畅通信访渠道,推行审核和确认权限下放,最大限度减少因救助程序繁琐、时限过长引发信访问题。积极构建以社会救助信息平台为依托,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服务类社会救助、其它救助帮扶等五类政府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1+5+N”社会救助政策体系,报请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构建多元参与“大救助”格局的实施意见》,推动形成覆盖全面、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大救助”格局,合力保障好全省各类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尽力从源头上、制度上消除社会救助信访问题。健全低收入人口认定和动态监测工作政策措施,完善城乡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和主动发现机制,严格落实各项救助政策,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突出问题,将可能引发信访问题的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截至8月底,全省救助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对象36.99万人,实施临时救助5.89万人次,支出各类救助补助资金16.9亿元。
三是提升办理效能,督查督办持续加强。结合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分析研判重点信访问题,深入查找发生原因,查找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厅领导干部包联指导基层民政工作,扎实开展接访下访和包案督访、包案化解等工作,并安排厅办公室将重点事项纳入督办机制,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引领全省民政系统干部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保稳定。围绕落实《关于开展民政领域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2023—2025年)的实施方案》,聚焦“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采取建机制、抓排查、强基础等措施,推动攻坚行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加大督办问责力度,采取事前督查、跟踪督查、事后督查的方法和“临期提示提醒、到期催办督办、逾期问效问责”措施,加强对信访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督查,压实问题属地责任,推动有关职能处室局和基层民政部门加快办事节奏,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防止了信访问题决而不行、拖而不办、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新户拖成老户的情况出现。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秩序规范有序。将“人民信访为人民”理念融入信访履职实践,着力强化对信访群众的热心、耐心、细心服务意识,通过举办讲座、电子屏滚动播放、公示栏张贴、基层调研指导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信访工作条例》系列宣传活动,引导基层民政干部和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印发民政系统处理信访事项“导引图”和说明,督导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依法依规,严肃信访工作纪律,严格规范处置程序,坚决杜绝服务意识淡薄、解答询问粗疏应付、办理程序不清晰不规范、职责落实不明确不到位等各类“中梗阻”问题。面向基层普及宣讲《青海民政惠民政策百问百答(藏汉双语版)》,加大民政政策宣传解读力度,保障群众知情权,促进政策执行落地,有效减少信访事项的发生。同时,积极发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围绕民政信访总体形势、民政网上信访办理、依法分类处理和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等与相关部门进行会商研判,研究确定化解方法,确保各类矛盾纠纷一体化服务、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