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4 09:00:26 来源: 海西发布

青海
举报
(原标题:【乡村振兴在海西】“土地托管”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自从2023年家里的土地托管后,我就当上了‘甩手掌柜’,真是省心又省力!”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柯柯镇东沙沟村村民赵国民谈起土地托管的好处时说。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据东沙沟村村委会副主任张新介绍,东沙沟村外出务工人数多,村内劳动力缺乏,导致村内部分土地无人耕种或耕种后无人管理,耕地撂荒风险高。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当下,东沙沟村党支部书记赵杰明白乡村要振兴,村集体经济发展才是关键,于是东沙沟村“两委”对症开方,积极谋划出一条土地托管服务产业发展新路子。从一家一户“单枪匹马”到合作社“组团托管”,从农民群众“亲力亲为”到合作社“机种机收”,农民以前“办不了、不好办、办了不划算”的生产难题,在社会化服务的帮助下迎刃而解。东沙沟村依托“党支部领办+村集体经营+合作社托管”新模式,采取“土地流转租金+分红奖励”的方式,将全村1569亩土地资源整合,由全村123户共同参与,立足土地托管经营规模大、机械化组织化程度高、科技体系健全的特点,建立了统一种植计划、统一作物轮作、统一技术措施、统一农机检修、统一人员培训、统一标准化作业的标准化托管服务体系。“地里的农活一概不用操心,农忙时更不用惦记着匆匆回家抢农时,托管后村民收入比起往年多了不少,这种一举多得的好事,自然会受到村民的欢迎。”赵杰说。今年,东沙沟村积极探索联合多社联营发展模式,实现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跨步,以村集体经济联合社为托管主体,采取“村集体+农户”双方合营的土地托管模式。积极申请“强村贷”项目,加强资金保障,确保项目正常实施;加强科研支持,积极与科研院所联姻结对,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科学水平。邀请农牧局专业技术人员、乡贤能人,通过精准的技术服务,让种田更科学,不定期举办科学种植培训活动,抓住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着力提高农业农技水平;积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做好土地托管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东沙沟村土地托管服务发展新路子成果显著,在村民增收、土地增产、村集体经济增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23年东沙沟村建档立卡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362.81元,较上年增长16.47%;土地托管服务一项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165.23万元的收入,村集体经济发展达到历史新高。”东沙沟村第一书记张呈果在年末村民大会上激动地说:“接下来,我们将核算2023年村集体收入,尽早召开东沙沟村土地托管入股分红大会。”村民听到这个消息,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东沙沟村通过提供“保姆式、订单式、甩手式”土地托管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服务优势,以村党支部领办的成功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推进土地成方连片,实行土地托管“保姆式”服务。对没有加入合作社的农户特别是困难群体的耕、种、防、收,开展托管“订单式”社会化服务。合作社为脱贫户家庭提供就业岗位,增加脱贫户收入,以解决村内脱贫户收入增长困难的问题。村“两委”干部带头,协调南沙沟村农机服务队,充分发挥农机具多、配套齐全、生产规模大等优势,合作开展连片作业,提高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田产出率。“2023年在镇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东沙沟村‘破茧成蝶’走出了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村集体收入也突破了200万元大关。”赵杰说,今年东沙沟村将继续带领全村群众有力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来源:海西发布
责任编辑:
宋安_QH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