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州“两新”组织党组织闻令而动,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发挥在人力、物资、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汇聚起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两新”力量,在浩瀚的柴达木大地上彰显了“两新”组织党组织最美的“先锋红”。
党旗在“疫”线,构筑坚强堡垒
疫情发生后,全州“两新”组织党组织通过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服务队等方式,组织引导党员戴党徽、亮身份、上一线、当先锋,向“疫”而行。
格尔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126名党员、30名入党积极分子和德令哈市18个“两新”组织党组织、300余名党员积极发挥作用,主动投入抗疫主战场;海西州蓝天应急救援中心党支部迅速选派26名志愿者奔赴抗疫一线,协助开展帐篷搭建、扫码登记、维护秩序、搬运物资等工作;德令哈长江医院党支部紧急召回请休假人员,全院立即进入“备战”状态,迅速组建40人的核酸检测采样队分赴全市20个核酸采样点;格尔木市健桥医院党支部及时抽调50名医务人员分赴格尔木市西城区各小区、昆仑物流园等核酸检测采样点按照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尽锐出战的还有青海海西化工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格尔木飞鹰物业有限公司党支部等等,每天都有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两新”组织党组织出征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践行初心使命。
冲锋在“疫”线,勇当先锋表率
“请大家保持2米距离。”“请大家提前扫好健康码。”在青海明阳新能源有限公司核酸检测现场,紧张有序地奔走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红马甲、臂戴红袖章、胸前有党徽是整个核酸检测点最靓丽的风景,他们就是公司的党员突击队。在抗疫最前沿,像这样逆行“疫”线的党员“先锋红”还有很多,有“党员先锋岗”“巾帼服务队”……他们化身“守门员”“配送员”“宣传员”“引导员”“保障员”“服务员”,是各个岗位上那面最美的“流动旗帜”。
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坚强有力的“两新”组织党组织,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做表率。
“我是党员我先上。”在抗疫一线,从来不缺温度,感动与爱从未停止。在格尔木公共客运交通有限公司党支部,党员们主动请缨,勇当“排头兵”,值守在公交站台、出租车停靠点、候车大厅等重点区域,顶着烈日坚守阵地,发挥“哨点”作用,严格开展督查指导工作,先后对825辆出租车和65辆公交车的扫码乘车、实名扫码支付等工作进行了督导规范。示范是最鲜明的垂范,行动是最好的带动。格尔木寰宇出租车公司党支部令出而行,先后派出50名志愿者和50辆出租车,组建“抗疫志愿者无偿服务队”,负责核酸检测样本中转、医护人员接送、紧急用车等工作。为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及时的处置,格尔木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成立志愿服务队,利用危货运输车队专业优势,负责每天各核酸检测采样点医疗废物的安全转运任务。
服务在“疫”线,彰显社会担当
疫情发生后,全州“两新”组织党组织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凝聚合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公益募捐、医疗支持、后勤保障、志愿服务等方式,力所能及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
为支援抗疫一线,青海华汇新能源有限公司党支部向火车站街道新城社区捐赠一次性防护服15套、一次性手套1包、矿泉水6件;青海阿克敦巴律师事务所自发捐款为医护人员购买了矿泉水、方便面、牛奶等食品;青海茶卡天空壹号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党支部向乌兰县捐赠饮用水,为抗疫现场的工作人员送去了一份“清凉”;都兰酒店为了让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吃上一口热乎饭,每天烹制1000份免费“爱心餐”送到核酸检测点;德令哈市蓝天白云大酒店为滞留酒店的100多名外地游客适当减免房费,并全天免费提供伙食和水果,积极为滞留游客解决实际困难;德令哈市美团外卖开启“无接触式”配送服务,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市民用餐需求;德令哈市景华湾乐生活超市及时调运补充蔬菜、粮油等物资,稳控物价,保障群众日常生活需求。
青海华汇新能源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刘永丽说:“现在是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作为企业,助力防疫一线我们义不容辞。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我们企业希望通过捐赠急需物品等方式,更好的支持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全州“两新”组织党组织用实际行动将党旗插在了广袤的柴达木瀚海戈壁“疫”线,切实筑起了疫情防控“红色防线”,在疫情防控前沿阵地中彰显了最亮底色、最强支撑,用党员“先锋红”守护了群众“健康绿”。
柴达木日报记者 吴婷婷 通讯员 郭继科